登录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高级检索
搜索
登录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与
或
非
关键词
标题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用户中心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遗址遗迹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返回
学术论文
搜索
搜索
高级检索
搜索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首页
学术论文
分类浏览
分类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发表时间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作者机构
"2009·学术前沿论丛"编委会
"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委会
"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台湾)中台科技大学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日本)大東文化大學
(韩国)大邱Cahtolic大学校
100191 北京,卫生部医学科研管理研究所
200235,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2年国际住房与规划联合会第46届世界大会组委会
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组织委员会
2010国际数字科技博物馆论坛秘书处
2018’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发展暨倪绍祥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2021动物致伤防治高峰论坛组委会
256200 山东省邹平县醴泉七路 教育中心(农业局)
Baylor University 美国贝勒大学
Brandeis University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Sinographic Texts and Culture Nanjing University
K.U.Leuven
Kenyon College
Kong Ju Universit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
Philosophy Department,Peking University
Rowan University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SOAS) London
找到56461条数据
兼具唐情宋意的宋代七绝——读陆游《楚城》
期刊
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十月十六日至十九日,陆游赴任夔州途中在归州(今湖北秣归)停留四日,作诗三首,皆不甚佳。其中《饮罢寺门独立有感》有句云:“凄凉远嫁妇,憔悴独醒翁。”自注:“州有屈大夫及明妃祠。”可知二句分咏王昭君与屈原。八年之后,陆游出峡东归,于淳熙五年(1178)五月再经归州,适逢端午,看到人们赛舟纪念屈原。
莫砺锋[1]
君子之交,和而不同——论苏轼与秦观的交谊
期刊
秦观是苏轼最中意的弟子,元丰时期他们相识、相知,元祐、绍圣、元符时期政治上同升并黜。"苏子瞻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治、文才、生活诸方面的契合。他们和而不同的相处、相交之道,对于今天的我们更有启发意义。
喻世华[1]
三蘇的揚雄論
期刊
三蘇對揚雄的評價既有推重的一面,也有批評的一面。前者主要表現在:對其文章、學術的總體成就、地位一致肯定;對其貧困的生活境況、坎坷不遇的仕途經歷深表同情。後者主要表現在:對其文章、學術的實際價值頗有微詞。蘇洵認爲揚雄未得'道',其言'不得乎其心','不足取';蘇軾認爲揚雄的學術著作'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文章'好爲艱深之詞,以文淺易之説',見識淺陋,有名無實,晚年依附王莽有污品行;蘇轍除了對揚雄某些觀點持不同意見之外,幾乎没有貶抑之詞。全面梳理三蘇對揚雄的評價,有助於學界準確評斷揚雄在文學、學術史上的真正價值及地位。
徐建芳[1]
论宋代“日记”与“小说”之文类关联
期刊
宋代“日记”与“小说”在官私书目著录、作品命名、题材内容、文体形式、成书取材、相互影响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文类交叉联系。朝中重臣等官员记载在朝亲历朝政要事及生活交际的日记与小说性质相通,含有“闻见杂事”的“小说”成分,与专门载录朝中杂事的小说非常相近。使臣以及接伴、馆伴的官员出使辽、西夏、金、蒙古(元)载录行程的日记,记述日常琐事、奇风异俗等,也多被小说选本收录或小说取材。官员赴任、贬谪、入京、罢官等记述旅程见闻和文人士大夫游览山水、探亲访友等描述行游经历的日记,记述传闻故事、非常异物等,不少内容多具“小说”意味。部分小说编撰直接受到“日记”影响,或带有鲜明“日记”痕迹。
王庆华[1]
主持人语:老树新枝:宋代文学研究中的新气象
期刊
2002年8月,由南京大学主办的宋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南京举行。作为国内宋代文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南京大学的教师及研究生向会议提交了18篇学术论文,以其总体成就得到与会的海内外学人的高度评价。现在我从其中选出4篇论文编成一辑,一则它们的作者都是近年来在南大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颇能代表南大的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新生力量;二则4篇论文都体现出新颖的研究视角和学术理念,可称是宋代文学研究这个传统学术领域中的新气象。
莫砺锋
从七夕词看宋代文人的爱情观
期刊
和中国古代四代爱情传说之一——牛郎织女的传说联系在一起的宋代七夕词,反映了宋代文人向往长相厮守的爱情,提倡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要珍惜眼前幸福的爱情观。
张锡梅[1]
芳香冠世阳羡茶
期刊
与茶结缘,因在宜兴。四十年前,到宜兴煤矿工作,先在湖(?),后到茗岭,再往太华。这几处地方,重嶂叠岭,涧水中流,白屋青庐,重重相间,红英绿萼,层层逶迤,竹涛茶海,一片锦绣。茶依竹势,竹拂茶香,生活在这些地方,心情十分舒悦。我这个人,原本烟不抽,酒不沾,茶不喝,可到了宜兴,朋友让我尝尝当地出产的阳羡雪芽,还说饮酒伤肝、吸烟伤肺,只有喝茶,有益无害。
茗事
苏轼诗词教学例析
期刊
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中,苏轼诗词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分量,与此同时,苏轼诗词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共性特点。因此,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苏轼的文学创作特点进行解读分析,拿出相应的教学策略。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开展初中语文教材中苏轼诗词教学策略研究,促进学生对苏轼文学作品的理解。
王川兰
《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分析及教学建议
期刊
针对《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笔者走访了本市六所四星级高中,发现乱象横生,各行其是。1.按照诗歌的内容题材重新组合,美其名日“自主创新”。按照诗歌的表现内容来分,常见古诗一般有以下几种:咏物诗、山水诗、民生诗、边塞诗、怀古诗、惜别送别诗、思乡怀远诗。有的学校把《唐诗宋词选读》的编排序列打乱,
袁夫石[1]
河之洲
期刊
到底了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