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高级检索
搜索
登录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与
或
非
关键词
标题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用户中心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遗址遗迹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返回
学术论文
搜索
搜索
高级检索
搜索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首页
学术论文
分类浏览
分类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发表时间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作者机构
"2009·学术前沿论丛"编委会
"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委会
"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台湾)中台科技大学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日本)大東文化大學
(韩国)大邱Cahtolic大学校
100191 北京,卫生部医学科研管理研究所
200235,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2年国际住房与规划联合会第46届世界大会组委会
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组织委员会
2010国际数字科技博物馆论坛秘书处
2018’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发展暨倪绍祥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2021动物致伤防治高峰论坛组委会
256200 山东省邹平县醴泉七路 教育中心(农业局)
Baylor University 美国贝勒大学
Brandeis University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Sinographic Texts and Culture Nanjing University
K.U.Leuven
Kenyon College
Kong Ju Universit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
Philosophy Department,Peking University
Rowan University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SOAS) London
找到15765条数据
我认识的作家
报纸
◎翁昌年当了一辈子语文教师,总跟作家作品打交道,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我欣赏作家,也崇拜作家。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幸认识了四位作家:我的同事张成珠、李雪冰,我的学生魏霆声、晏明。他们的作品使我增长知识、怡情养性。我是他们的粉丝,我以他们为荣。张成珠是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侯集中学的同事,比我年长两岁。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的前身)历史系毕业,能教历史和美术,1米8的身高,慈眉善目,举止沉稳、待人热情诚恳。他爱写作,我教写作,我们有共同语言。他的学养和为人使我敬佩。他少年时期就在报刊发表作品,调离侯中后先后在《铜山报》编辑部、徐州日报社等工作。1984年,我也离开铜山,就很少读他的作品了,只在《雨花》《扬子晚报》偶见他的散文。但是,1975年他在侯中时出版的散文集《黄河迎春》,我印象很深。从出版社列入计划,请假,远行万里考察黄河和黄河故道,回校后写作到付梓出版,我听过他亲述过程,当时他兴奋激动的神态至今难忘!他笔耕不辍,如今已是国内有影响的散文作家。《人民文学》《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发表他80余篇文章,其中不少选入权威性文集。他还有一篇随笔曾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读本·现代文选读》。张成珠在报社工作时,遇到年轻作者投稿,总是热情相助、严格要求。我们共同的学生魏霆声回忆,他作为铜山报社记者曾即兴写了一篇小小说,想请副刊部主任张成珠老师发稿。第二天,张老师严肃批评他草率成文。于是,他又反复修改,一笔一划誊写。从此,他对文字严谨起来,不敢有丝毫懈怠。张成珠离开侯中时,曾赠我《语文学习》(合订本),他说:“我用不着了,对你有用,好好干吧!”上世纪70年代,学校所在地大庙公社不供应煤球,冬天要给孩子烤尿布,不得不求助家在市区的同事。成珠老师就把他家的煤球省下来,我用平板车去拉运时,他总帮我搬上车,解了我的“燃煤之急”。后来,我离开了徐州,直到侯中50年校庆又回徐州。当时,他来宾馆看我,谈起自己的工作和生活;2016年侯中60周年校庆,再次相聚时,我们都老了。他精神矍铄,热情依旧,我们相谈甚欢。期盼与成珠再次聚首彭城。魏霆声是1974年侯集中学高中毕业生。在校时学习勤奋、尊敬师长,写作能力强。我常在全班朗读他的优秀作文,向《铜山中学生作文选》推荐他的习作。毕业后,他当上了铁道兵,多次在部队报刊发表作品,被聘为通讯员。我曾将他寄来的诗文在学校宣传橱窗展出,勉励学弟学妹学习写作。转业后回到地方,他也当过记者、编辑。1996年在深圳发表代表作长诗《邓小平》,出版诗集《中国的大地》、散文集《远方的河》、《情满铜山》等,有新闻作品获省市一等奖。2016年,他给我发来了作品《师恩如山》,是写我的,并在《都市晨报》上发表了。魏霆声退休后,行万里路,遍赏祖国大美山河;激发灵感,隔三差五发表诗歌。作品有浅唱低吟,也有抒情感怀;有写高山大河抒发当年铁道兵的豪情,也写花草溪流表达对生活的感悟。近三年,他已在多个媒体发表诗歌100多首。读他的诗,我是学习欣赏,有时也会力不从心地点评。比如,我读了他在《中国诗歌报》发表的《汉中之春》三首后觉得写得好,我评道“拟人手法使诗中每一个具象富有灵性,读来有趣,意涵深远,花花草草山山水水都寄托诗人的深情”;读了《早春诗简》,我学写《早梅》一首与他交流:“红梅报春故早开,无畏朔风香飘来。美龄宫存故人逝,芳华落处花如海。”军旅生涯为魏霆声积累了丰厚的创作题材,铁道兵的经历使他走过祖国的山山水水。他写过巍巍秦岭、逶迤长城,写过天山的雪、塞北的风,写过家乡的小河,拔节的小麦,家前屋后的南瓜和岐山臊子面,他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的美好和对祖国深沉的爱。在“中国新现实主义诗歌2018研讨会”上,一位评论家这样评价:“在他的诗选里,你会领悟到不一般的思想境界和诗情画意。他的诗选,叙述、抒情、事理与哲理相兼容,诗语通俗但含义不俗……从细微处,从粗犷处,各显其美,视野开阔,意象栩栩如生,这是地道的新写实主义诗歌,自然之美犹如开放在高原上的格桑花。”当我问他最近有无出版诗集的打算时,他回答:“近几年的诗都是在网络平台发的,质量也一般,就是打发退休生活的一个方式,不想出诗集了。”写诗打发退休生活,这是别样的诗和远方!我们学校(江苏警官学院)不大,部门不少,有很多出类拔萃的人,李雪冰就是一位。我退休早,认识她,但不熟悉,只知道她是治安系的老师,一个有才气的年轻人,后来她调到学院博物馆当馆长。警院博物馆含校史馆、指纹馆、警史馆,规模不小,是学校的窗口单位,她搞得有声有色。直到2020年8月,李雪冰联系我,她参与主编的校友征文集用了我的文章《我的忘年友》,因此与我有了微信往来。在朋友圈读了她的《星月寮清茶一杯来也》,才知道她是教授、硕导、三级警监,是江苏作家协会会员,发表过长篇小说和散文集,还出版过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是“优秀女警官”“巾帼建功标兵”“教学名师”,是一枚妥妥的才女。李雪冰很谦虚,她对我在朋友圈里对她的鼓励感到“非常的惭愧”。她回忆道:“翁老师当年曾给我好多辅导,我记得有一次去参加演讲比赛,那个稿子就是翁老师一字一句地帮我辅导和修改的,非常的感谢!翁老师学养深厚,而且对于学生非常耐心,辅导有针对性,在当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许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多谢她还记得!读了《星月寮清茶一杯来也》后,我了解到在其父亲影响下,李雪冰的孪生妹妹也是作家,大哥是集编导一身的剧作家。我写了几句读后感:“我一直认为学语言、当作家要有天分(基因)和氛围,家庭往往是孕育作家的摇篮。古代有‘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现代有周树人兄弟,在姐妹对话《梦花落原乡》中我的观点又一次得到印证。我的学生中有作家、诗人,徐州的同事中有作家,学校的同事也有作家了,为你们骄傲!期待雪冰老师新作问世。”她回复:“感谢翁老师鼓励!惭愧惭愧,写作道路上我还是新兵,请翁老师多多指教。”李雪冰还在微信中告诉我,获得公安部金盾文学奖和江苏省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的长篇小说《刑警马车》是与妹妹合作的。李雪冰说,《刑警马车》抒发刑警家属的情怀,写她们的痛苦和欢乐,而散文集《乡村映像》《梦花落原乡》是写家乡和母亲的。我想,在今后创作的道路上,得天独厚的警察职业和她挚爱的故土、亲人是她文学创作的富矿。晏明在《“夜扬州”周年记》中说:“我的大学语文老师翁昌年先生,是从扬州中学走出去的一个学者,家乡的情结特别重,对学生的感情也特别深,我每发一篇文字,老师都会写上一段批语,还将他高中同学群里其他人的建议转发给我,看了真的倍感温馨。”这段话可以看出我对晏明作品的关注。因为我曾经是他的老师,是扬州人,在扬州求学8年,熟悉《夜扬州》的内容。晏明的文字常常将我带回青春洋溢的学生时代,觉得亲切而温暖。我读他的文章是欣赏、学习,文中“批语”云云,是他对老师的尊重。上世纪80年代中期,晏明进入公安管理系学习,我曾给他们上过基础写作和应用写作两门课。晏明任班长,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是个勤奋聪敏的好学生。在写作上,不论记叙还是说理,在当时学生中都是一流的。他有研究现代警务的兴趣,学报曾发表过他的小论文。他毕业后干过刑侦、治安,后调入扬州市建设局、交通局。他成为扬州作协副主席,还是前几年来南京签名赠书时我才知道的。离校30年,不仅工作出色,写作上也取得了成就。除了《夜扬州》,最近又出版了《扬州夜访录》,成为自媒体时代有影响的作家,公众号已有10000多粉丝。据不完全统计,他的美文已在22个国家的读者中转发,有人戏称“《夜扬州》也许将和‘扬州炒饭’一样驰名世界”。晏明的作品涉猎古城扬州的美景美食、人文地理、风土人情。他既写古维扬,又写新扬州,在公安、城建、交通部门的工作经历,使他熟悉扬州的一草一木、一街一巷。他博古通今,引经用典,信手拈来皆成妙文。这与他勤奋好学、严谨治学分不开。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暑假,他为了准确撰写文稿,曾专程来宁,在“公专”图书馆情报室查阅资料。他虽是扬州大学和扬州市图书馆的常客,但“公专”资料的公安特色使他舍近求远,追求完美。曾有人这样说:“写作是晏明先生的余事,但一点也不业余。他的文字与专业作家相比,毫无愧色。”我佩服他的勤奋和才气!在春风已绿江南岸的日子里,坐在自家小院,沐暖阳、啜香茗、吮花香,拜读曾经的学生和同事的诗文,难道不是最美好的享受!
2021-04-07
从苏轼到苏东坡(艺边杂谈)
报纸
不知当年苏东坡第一次吟咏“拣尽寒枝不肯栖”“花褪残红青杏小”等华章的眉山话韵味怎么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隔着千年的历史烟云,苏东坡的文字依然有直抵心扉的穿透力。苏东坡惊人的创造力直到去世之前还保持运行状态,他一生作品总数200万字左右,这吸引着我,让我觉得非排好《苏东坡》不可。少年苏东坡写过一篇《黠鼠赋》,记录昨晚遇到的一桩趣事,文章叙中有议,议中有叙,以小见大,见解独特,在人和老鼠的较量上做文章,再从哲理上升华,道人所未道,议人所未议,令人耳目一新。据说这是苏东坡最早的文章,这和布莱希特的叙述体戏剧的特征相似,我从中寻得执导话剧《苏东坡》的第一把钥匙。接着,与编剧姚远一起尝试将中国古代小说中的说书人和川剧的帮腔纳入剧中。充满个性化的串场人时而机趣顽皮地点评剧中人剧中事,时而通脱大气地讲述盘根错节的历史,不露声色地道出苏东坡一会儿居庙堂之高,一会儿处江湖之远的人生故事与当时政治格局的关系。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似一支拾遗补缺的五彩笔。而帮腔好比是说书人手中的惊堂木,关键处敲敲,她接下茬,她打总结,她承上启下,她有所作为,口无遮拦的率真,特意添加的川味,在某种程度上补充呈现了苏东坡性情中的洒脱不羁。比起平生历尽苦难而自我完成的苏东坡,前边说的不过是零部件,是叙述体戏剧的常见部分,而非全剧的核心。《苏东坡》是写苏轼怎样成为苏东坡的,其中必然有戏剧体戏剧的成分。《苏东坡》的时代,有三位皇帝: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有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这几位皇帝与太后,都不是座上傀儡。苏东坡的一生,与这些帝后,有“高山流水”的情结,有“生死荣辱”的恩怨。他始终在政治漩涡中,戏剧写的却是他怎样超脱于政治之上。这里边的起伏落差中有许多流传很广的故事,如“乌台诗案”“躬耕东坡”“赤壁绝唱”“金陵会面”“高太后一升再升”“宋哲宗一贬再贬”“惠州修桥”“儋州教化”……其中每一个故事都需要细心梳理。故事之间的衔接虽在线性结构之中,又要发挥叙述体戏剧的特长,如“王安石骑驴搭船”与“苏东坡不搭司马丞相的顺风车”,内在的情绪韵致贯通;“连升”与“连贬”,完全相同的空间进行,完全重复的舞台调度,引发观众历史反思的可能。《苏东坡》没有中心事件贯穿全剧,分四个篇章:湖州、黄州、惠州、儋州。空间仅有两种:朝堂、乡野。局促紧张的朝堂与自由的乡野,形成视觉上的对比;朝堂与乡野的反复组接,呈现苏东坡“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的大起大落与大智大慧,呈现苏东坡一到朝堂就成为众矢之的,一回到地方就如鱼得水、生龙活虎、政绩突出的大彻大悟。在表现宦海浮沉方面,的确有一道难题:千余年来,许多人认为苏东坡是“反对革新”的保守派,甚至认为反对王安石变法是苏东坡的政治污点。然而,如果抛弃非黑即白的简单思维和粗暴判断,就会看见一个有独立人格的苏东坡。他在新党当政时,不完全苟从于新党,旧党当政时,也不完全苟从于旧党,受重用时不受宠若惊,遭贬谪时豁达乐观。王安石两度罢相被逐出朝廷时,他能以晚辈之情温暖当年的政敌,以自己在黄州的见闻坦言改革之优劣成败;司马光当政,下决心要废新法,提携苏东坡,他不见风转舵,不随波逐流。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讨论“苏东坡现象”的原因之一。中国戏曲的特征之一就是在破除现实幻觉的同时,却给观众创造出诗意的联想和意境,我向往能寻找到一种属于苏东坡的诗化意象,这诗意于他的名字之中被发现。幼年的苏轼机敏活泼,热情好胜,做事干脆而不计后果;弟弟苏辙沉稳持重,少言寡语,不显山露水。兄弟二人外出,哥哥一定在前面探险,这与车前面的横木“轼”一样;弟弟则在后面安静跟随,这跟车过留下的痕道“辙”一样。研究过《易经》的苏洵在十岁左右给兄弟俩取下现在的名字,形象地体现了各自不同的性格。车的形象一旦跃入脑中,便挥之不去。如果将车与该剧已有的线性时间概念结合,车既是完成叙事的载体,又是叙事的升华,犹如戏曲的一桌二椅。车的舞台功能是提供流动的支点,车更是苏东坡颠簸一生的象征。奔驰的车,粗糙狰狞的囚车,装满金黄麦穗的丰收之车,贬谪路上破败的车……横木之苏轼出自四川眉山,从嘉州启程驾车远行,“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最后苏东坡驾着他的战车在天地之间、在风云鼓荡之际吟诵他的《赤壁赋》。想象中的车,定能载着苏东坡驶入观众的心田。(作者为本剧导演)
查丽芳
2018-04-05
四川眉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唱响新时代主旋律
报纸
马千翼眉山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自古以来,就以“千载诗书城”的文化传奇享誉天下,孕育出苏洵、苏轼、苏辙“三苏文化”的灵光异彩。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决策部署,眉山市加快推进“文化立市”战略,建设文化强市,促进文旅融合、文旅共兴,以东坡文化为根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文化为魂铸就城市新风貌文化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的灵魂。为增强城市文化底蕴,丰富市民文化知识,眉山市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深化“书香眉山·全民阅读”活动,广泛推广自助微型图书馆,大力建设实体书店和综合性书屋,积极开展“我品一本书”“我赠一本书”等活动,让“书香眉山”有形有效,全民阅读蔚然成风。眉山加强高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营造富有吸引力的政策和人文环境,着力培养和吸引在全国、全省具备影响力的学术大家、文艺名家、文化活动家、文化企业家和国际化人才;创新人才引进合作机制,支持设立文化人才工作室,鼓励以项目聘任、客座邀请、定期服务等多种形式引进和使用高端人才及其团队;整合市内外资源,依托项目和高校、企事业单位力量,形成固定的专业演艺团队,充实市和区县文艺演出力量;加强文艺家协会组织建设,吸纳德艺双馨、影响广泛的文艺人才进入专业协会,凝聚文艺人才、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加强文艺专业团队建设;建立健全眉山特色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作一批具有眉山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文艺精品。此外,该市还积极推行文化惠民政策,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深入开展“眉山东坡大舞台”“文化惠民乡村行”、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等活动,办好“乡村春晚”,促进乡村文化、社区文化、院坝文化蓬勃发展,全面推动城市文化品质和市民文化素质双提升。用好“三苏”文化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说起眉山,“三苏”不得不提。其中,苏东坡已被列入首批四川历史文化名人。如何利用好“三苏文化”,尤其是东坡文化?眉山市提出建设“一心三地”(即三苏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具有较好知名度的人文旅游胜地、世界历史文化名人拜谒圣地、文创产品开发创新基地),深度挖掘三苏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断丰富三苏文化精神内涵。建立三苏研究权威学术机构、举办三苏研究权威学术论坛、推出三苏研究权威学术成果,编纂出版《三苏文化大辞典》《苏轼书法理论辑注》《苏轼绘画理论辑注》《苏轼书法全集》等学术专著,突出三苏的生平、功绩和思想。大力实施东坡文化作品翻译工程,积极与国际知名出版商合作,将长篇历史小说《苏东坡》(徐棻著)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将国外东坡文化题材优秀作品翻译成中文出版。组织编撰出版并多语种翻译《苏东坡诗词文赋100篇》普及读本,向世界传播三苏文化。着力实施三苏文化传承创新专门人才培育计划、眉州文艺名家培育计划。此外,将三苏祠作为精品博物馆打造项目,按照国际一流、国家一级博物馆和5A级景区标准,加快改造提升。预计在2021年,三苏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格局将基本形成,文化生产能力、供给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将显著提升,眉山将成为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动感活力四射、极具开放包容的魅力之城。文旅融合绘制发展新蓝图近年来,随着文旅融合发展趋势向好,眉山市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放在首位,使其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现有资源、资产,引入优秀文创人才团队和知名文创企业,市场化运作文化项目、开发文化资源,以青神竹编等特色文创产品为主打,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强市和重要旅游目的地。此外,眉山市大力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实施纱縠行、眉州古城墙、太和镇古街、罗平古街、彭山北外街、江口镇古街六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建设东坡宋城非遗展示区,综合开发苏坟山,打造三苏镇历史文化名镇。到2020年,将建成整体建筑风貌协调、地域特色彰显、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完好、历史文物保存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适宜居民生活、文化多样性完整、商业布局完善的历史文化街区。眉山市充分发挥东坡遗址遗迹地十八城市东坡文化之旅发展联盟作用,共建东坡文化旅游精品。推动实施恒大文旅及健康产业综合体、天成云盟国际健康养生文化、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黑龙滩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东坡宋城、柳江古镇等文旅融合示范区,丰富旅游产品、打造精品线路、建设国际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力争到2021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支柱性产业。音乐为韵唱响新时代主旋律眉山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市委治眉、兴眉“135”总体布局,推进四川省历史文化名人传承创新工程和眉山文化名城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四川音乐产业,带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宣传展示眉山地域文化特色。9月28日至10月3日,由四川省文化厅、眉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眉山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暨四川音乐周,将在眉山举行。此次高峰论坛主题为“东坡文化与新时代的开放合作”,届时,100多位海内外苏氏宗亲代表、国际国内著名苏学专家、18个苏东坡遗址遗迹地城市专家将齐聚一堂,深入研究东坡精神和东坡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发表《苏东坡的创造力》《苏东坡清廉观的现代借鉴》《苏轼法律思想再探》等论述,从依法治国、廉政建设、科技强国等角度诠释东坡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当下意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东坡文化“活”起来。2018四川音乐周的主题为“音乐点亮生活”,活动包括眉山城市音乐会专场和东坡音乐节两个部分。通过举办城市音乐会、大型音乐娱乐主题户外活动,将国内外优秀的流行民谣、摇滚、电子音乐、汉服古风歌曲逐一展演,搭配包含特色美食及主题活动的三苏文化长廊,打造集吃、喝、玩、乐、享为一体的音乐艺术休闲大型活动,让百姓在欣赏音乐艺术魅力的同时,感受东坡文化的厚重、领略眉山民俗文化的特色、体验健康新潮的生活方式,让眉山文化随音符飘往世界各地。当前,眉山市正迎来文化、经济全面发展的大好时机,随着《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实施,眉山市将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唱响主旋律,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壮丽篇章。(本文图片均由眉山市委宣传部提供)
2018-09-26
一片松林 一枚铜镜 再现苏轼悼亡妻场景
报纸
12月初,眉山市青神县黑龙镇鸿化村大王沟发现宋代家族墓群,共有砖室墓葬9座。此系眉山首次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宋代墓群。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场对该处古墓群开展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昨日,墓群中一座夫妻合葬墓室内的酒杯、铜镜等部分文物浮出水面,让人浮想联翩:苏东坡曾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里追忆亡妻王弗:“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王弗是青神人,死后葬于眉山。这个墓群所处之地小地名叫大王沟,王姓村民不少,墓群建在一片短松冈上,东坡笔下所写,是否在此?这个墓群和王弗家族有无关系?眉山发现宋代墓群昨日,成都商报记者来到发掘现场。在大王沟的一处丘陵上,几座由青砖堆砌而成的古墓已悉数露出,均坐北朝南,由宋代青砖堆砌而成,风格相似。一座双室墓体型最大,分别长约5米,宽约1米5,最高处约1米8,考古人员正在其间忙碌。大多数古墓都逃不过被盗的命运,这些墓内也有严重的被扰乱迹象。尽管如此,古墓中仍然保留着文物,考古人员正在对地面上的陶瓶、铜镜等进行清理。而在双室墓的上方和右侧,分布着一个小古墓和3个成人墓。眉山市文广新局文物科主任科员张志刚说,从整个墓群的规模形制来看,在眉山算最大的宋代墓群,类似于现代的“公墓”。双室墓是夫妻合葬墓青神县文保中心主任岳华刚介绍,12月1日,中心接到村民电话,称在鸿化村发现疑似古墓。4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进场对该处古墓群开展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目前,大王沟墓地考古工作进展顺利,已抢救性清理发掘宋代古墓7座,出土铜镜、陶瓶等部分珍贵文物。目前,施工仍在继续。由于现场没有墓志铭等,暂不能确定墓主身份。张志刚说,“双室墓是一对夫妻合葬墓,令人惊叹的是其构造手法,里面几乎是仿造木质房子打造的。从这种墓室的规格推测,这对夫妻至少是大户人家。”曾是一片松林切合“明月夜短松冈”古墓出土铜镜印证“小轩窗正梳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古墓与王弗家族有关?夫妻合葬墓室,墓室内出现铜镜、酒杯等,处处充满“文艺范儿”,引起了考古人员极大的兴趣。史料记载,苏东坡在青神县中岩寺求学,与青神王家联姻,娶得王弗为第一任妻子,苏东坡对其情真意切。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王弗死于开封,葬于眉山。十年后,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的苏东坡梦到两人再次相逢,写下了千古悼文《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小轩窗,正梳妆,需要铜镜;东坡是好酒之人,酒杯必不可少。王弗是青神人,死后葬于眉山。发现墓群的这个地点小名叫青神县大王沟,村民大多姓王,墓群所处以前便是一片松林,东坡笔下所写的短松冈是否在此?这个墓群和王弗家族有无关系?青神县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称,北宋时期,王弗所在的王家是青神的大户人家,虽然王弗家在距离此处20余公里的青神县瑞峰镇,但王家亲戚多,这些北宋墓或和王弗家族有关系。而张志刚和岳华刚等均表示,由于考古尚在进行中,暂不能确定墓主人身份。但两人都表示:宋代墓室内铜镜除了生活用品外,还有祭祀陪葬的功能,这些文物对研究地方历史和宋代民俗传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成都商报记者蒋麟摄影报道
2017-12-21
迅翁孙子不“习文”
报纸
2021年10月19日,在“鲁迅逝世85周年纪念日”活动上,鲁迅长孙周令飞谈了自己的一段轶事。“中学毕业,我去参军,被分配到卫生所。他们说鲁迅原本学医,后来弃医从文,你要完成祖父未完成的事业。又说,你是鲁迅孙子,文章一定写得好,写通讯报道吧。但我最不会写的就是作文,他们不信,硬让我写。起了一个头,实在写不下去。已经半夜两三点钟,太困了,排长拿根烟给我抽,我说不会,他说怎么可能,鲁迅烟瘾那么大……”遗传基因的确是个很强大的东西,最通俗的说法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但也不是无所不能。人的相貌身高可以遗传,脾气秉性可以遗传,但本事才华不会遗传,癖好兴趣不会遗传。譬如,鲁迅孙子虽相貌神态都酷似祖父,但却不会写文章,也不会吸烟,没有“习文”,却去“弄武”了。其实这也很正常,就如同孙武的儿孙不会带兵布阵,苏秦、张仪的儿孙不会纵横捭阖,鲁班的儿孙不是能工巧匠,李白的儿孙不会写诗,李时珍的儿孙没有成良医,赵孟頫的儿孙没有成为书法家,林肯的儿孙不曾从政,徐悲鸿的儿孙不会画画,爱因斯坦的儿孙未必懂相对论。当然,这事也有反例。曹丕、曹植的成就都不亚于父亲曹操;班彪的俩儿子班超、班固都比他名气大;苏洵的儿子苏轼、苏辙比他还能写;大仲马的儿子小仲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葛优的表演成就远在其父葛存壮之上……但那不是基因遗传,而是环境熏陶,耳濡目染;是家学源渊,潜移默化;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后天的因素在起决定作用。中国现代文学有定评的“鲁郭茅巴老曹”六大家,成就何其辉煌,声名何其显赫,但其后人居然没一个是搞专业文学创作的。可见,不仅写小说、杂文不会遗传,写诗、编剧不会遗传,就连文人们最擅长的抽烟喝酒、才子风度也不会遗传。所谓名人之后,除了继承一个如假包换的臭皮囊,还有或多或少的银子,别的还真没什么好炫耀的——如果你不努力奋斗的话。因而,一个人若生在普通家庭里,从遗传基因上说,你也并没有多吃亏,只要奋力拼搏,自强不息,一样能建功立业,人生辉煌,用你的奇迹来再次验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真理。生在显贵名流家庭,除了生活条件优越,不愁吃穿,从遗传基因上说也没沾什么光。君不见,著作等身的大文豪鲁迅的孙子,连一篇简单的连队通讯稿都不会写,你还能相信“老子英雄儿好汉”的说法吗?记得鲁迅遗嘱里写道:“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鲁迅的儿孙都自觉地践行了,或可告慰迅翁于地下。至于鲁迅烟瘾那么大,孙子却不会吸烟,那倒是个值得庆幸的大好事。吸烟有害健康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陈鲁民
2021-11-11
眉山本土电影《同名男子》 本月内将完成拍摄
报纸
何力给演员讲戏。本报讯(实习生骆卓娅记者张玉文/图)连日来,由眉山本土导演何力执导,实力派演员唐以诺、姚星竹等主演的黑色悬疑犯罪喜剧电影《同名男子》正在火热拍摄中。这是第一部全程在眉山拍摄,说的是眉山话,讲的是眉山事的院线电影,备受大家期待。该片于今年年初在眉山开机。电影中有99%的取景地都在眉山,包括三苏祠博物馆、东坡城市湿地公园、远景楼、三苏雕像等具有眉山特色的地方。“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将眉山和眉山人的生活变化展示给世界,让世界对眉山有更多的了解。”对这部电影,何力倾注了全部心血和全部积蓄,希望电影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为眉山的文化发展作出贡献。他说,感谢社会各界提供了各方面的便利,让电影的拍摄更加顺利。目前,电影拍摄已完成三分之二,预计本月内完成全部拍摄。据悉,电影《同名男子》讲述了一位80后“大龄”男青年从误入歧途、历经磨难,到找回自我、得到救赎的故事。剧情悬念丛生,情节起伏跌宕,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该片是一部既接地气,又能传递正能量的电影。影片完成后,将到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参展。
2018-01-24
苏轼交友之道
报纸
一个人的成就是由多方面因素造就的。浩瀚“苏海”洋洋文集中,苏轼与朋友的诗文信札便占去一大半。苏轼待人犹如赤子,诚挚天真,交游广泛,相投便为朋友,亦不分贵贱,乃至三教九流无所不有。苏轼一生中最重要、最依赖的朋友当是弟弟苏辙。二苏共同成长,联袂文坛,一生相知。仕后,兄弟俩聚少离多,互相惦念,用来表达思念的诗文就有百首之多,“对床夜雨”之约亦成千古佳话。苏轼诗说:“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独为吾弟,更是贤友生。”苏辙在哥哥的墓志铭则写道:“抚我则兄,诲我则师。”《宋史》记载兄弟二人感情甚笃,“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初入政坛和文坛的苏轼应该说是幸运的,碰到了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苏轼在殿试时,为了对“慎刑免杀”的立论更有说服力,因而在试卷上杜撰道,唐尧时代有个人将被判死刑,“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考官恰是欧阳修,看到苏轼的文章十分惊喜,不耻下问其典故出处。苏轼说是自己的“想当然”。欧阳修听后却没有生气,慧眼独具地说苏轼“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并要“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也”,欧公宽阔的胸襟和提携后进的热忱使苏轼一举成名。苏轼从恩师处获益良多,并一生念念不忘。欧阳修去世后二十年苏轼出知颍州(欧阳修归老之地),依然“深衣庙门,垂涕失声”。竹因高风亮节的品质成为苏轼一生中的最爱。文同是苏轼的表兄,善画墨竹。共同的追求使二人以竹为友,一起赋诗作画,相互研习,留下了“成竹在胸”这句成语。而“河东狮吼”又是苏轼的另一个典故,这与他的一个朋友陈慥有关。陈慥的父亲曾是苏轼的上级,但关系并不算融洽,却与其子成为挚交。苏轼为陈慥写过极为精彩的传记(《方山子传》)。可陈慥却偏偏“惧内”,苏轼在一首诗中写道:“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在佛教中“狮子吼”代表“如来正声”,这里却成了悍妇的象征,生动幽默且广为流传。“从公已觉十年迟”是苏轼写给王安石的诗。北宋中期,王安石曾领导过一次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革,史称“熙宁变法”。苏、王二人道德文章,皆为后世楷模,可政见并不相同。以政治家的眼光看,苏轼尽管才华横溢,但只不过是书生意气,所以王安石对他并不重用。苏轼的不满便化作嘲讽的言语,与王安石大唱反调。可当苏轼因诗获罪,遇飞来横祸时,已经隐退的王安石却出手相援,上书皇帝说:“岂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五年后,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苏轼从黄州过金陵,怀着复杂的心情拜访王安石。此时的王安石已到了风烛残年,骑匹瘦驴来到江边迎他。见面后半晌两人竟相顾无言。苏轼要行礼拜见,王安石却朗声一笑:“礼仪岂是为我辈所设!”在苏轼最失意的时候,也恰恰是他认识真朋友的时候。许多朋友不远千里到穷乡僻壤来看望他,不仅给了他物质上的帮助,更给了他精神上的支持。诗僧参寥与苏轼同岁,以才思敏捷著称,一生追随苏轼,并在黄州陪同他度过了一段艰难的贬谪生涯,二人多有诗文唱和。苏轼词说:“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闲云野鹤的参寥却因与苏轼相近而遭受迫害,一度被开除“僧籍”。让人感动的还有苏轼那颇具传奇色彩的同乡老友巢谷。每当苏轼兄弟得意之时,巢谷便销声匿迹;一旦他们失意时,巢谷便会准时出现在身边,给兄弟俩以安慰。得知苏轼被远谪到海南时,巢谷不顾73岁的高龄和病体,先是徒步从四川到达广东梅州,看望了苏辙,然后不顾苏辙的劝阻又南下海南,欲见苏轼,结果行程未半,丢失行李,最后累死在途中。“德不孤,必有邻。”苏轼周围总能围绕一批有共同理想和文化情趣的朋友,这些人不以利益为驱动,因此友谊终生不渝。苏轼的仕途无论是起是落,他们始终坚韧而忠诚。苏门学士秦观诗说:“我独不愿万户侯,唯愿一识苏徐州。”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朋友之交何尝不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情谊的充盈成全了苏轼充满魅力的一生。
2009-04-10
为保障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眉山市保险行业特向全市公布各保险公司服务监督电话及通讯地址,并欢迎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体进行监督。
报纸
寿险公司保险公司公司地址客服服务电话服务监督电话1中国人寿眉山市分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三苏大道东段158号95519028-360290382太平洋人寿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三苏大道147号会凌大厦95500028-381095113平安人寿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眉州大道与铁环东路交叉口东南角中鑫·半岛龙湾2号1楼、2楼95511028-386686434新华人寿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诗书路北一段7、9号一、二楼95567028-382219995泰康人寿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三苏大道东段207号九龙豪府5栋3单元95522028-381000056太平人寿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裴城路69号财富中心1栋2单元18层1、2、3、4号,1单元18层3号95589028-381187367人保健康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岷江大道西段99号万景金府威尼斯37栋4层2号95518028-381991198人民人寿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东坡大道南一段69号凯旋广场12栋3层1号、2号4008895518028-387130029富德生命人寿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裴城路69财富中心11层95535028-3847998510华夏人寿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东坡大道东坡湖广场1号3栋1单元1层、2层95300028-3878711711国华人寿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裴城路69号财富中心A座12楼95549028-3860525912中融人寿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裴城路69号1栋2单元6层2号400-818-6636028-3849812313前海人寿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眉州大道西一段71号华陆大厦16楼、21楼4008896333028-3702935514天安人寿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杭州东路1号5楼、6楼95530028-3878876015恒大人寿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眉州大道西一段71号华陆大厦19楼4006368888028-3602622616百年人寿眉山中心支公司眉山市东坡区学士街78号95542028-3878884217北大方正人寿眉山中心支公司眉山市东坡区二环东路273号万景国际大厦15楼400-820-5882028-3853416218恒安标准人寿眉山中心支公司眉山市东坡区三苏大道东段207号银鹏国际写字楼13楼400-818-8699028-33011558财险公司保险公司地址客服服务电话服务监督电话1人保财险眉山市分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东坡大道南三段55号95518028-381968412平安财险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眉州大道西一段71号华陆大厦2F95511028-381939113太平洋财险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文安路西一段18号1单元1层3-6号,2层1、2号及商业楼2层4号95500028-381152924中华财险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湖滨路南4段205号95585028-380160525阳光财险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三苏大道会凌大厦3楼95510028-382890856国寿财险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三苏大道东段158号3楼,杭州北路297、299号95519159288952877永安财险眉山中心支公司眉山市东坡区湖滨路北二段16号1幢3楼2号95502028-381047778锦泰财险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玫瑰园16期景峰3-1号4008666555028--381950269太平财险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眉州大道西一段111号29幢华陆大厦23楼95589028-3702007910大地财险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眉州大道西一段71号华陆大厦1楼73号,5楼1-3号95590028-3819311111鼎和财险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三苏大道华地.沃尔玛1栋2单元15层4号95393028-3823991612永诚财险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岷江大道东段357号5栋4层2号95552028-3822809313大家财险眉山中心支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大北街111号巴黎春天商业街2幢1单元95569028-3819177614中航安盟财险有限公司眉山市东坡营销部眉山市东坡区万霖钱丰门市32号956001028-3811168015华泰财险眉山中心支公司眉山市东坡区三苏大道168华地恒通沃尔玛1栋2单元15层2号4006095509028-38498818中介公司代理公司地址客服服务电话服务监督电话1泛华联兴保险销售股份公司眉山营业部眉山市东坡区一环西路8号7楼泛华保险028-38289370028-382893702大童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眉山营业部眉山市东坡区文安路西一段18号英伦蓝岸3栋1单元2层1-2号400-626-2828028-381900533乐山英杰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眉山分公司东坡区铁环路323号028-38175662028-381756624华夏在线保险代理服务有限公司眉山分公司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裴城路69号财富中心21楼95300028-387889375四川希望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东坡营业部眉山市东坡区三苏大道百坡路二段15号028-38106338153090387586人保汽车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眉山市营业部眉山市东坡区旭光小区西门028-38268230028-381965837四川博川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眉山分公司眉山经济开发区新区18381434860181601760838四川博广诚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眉山分公司眉山市东坡区诗书路南段287号1层0833-2331332134401266689四川恒光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眉山分公司东坡区诗书南路中段720号金山商厦406办公室136882582881368825828810北京联合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眉山营业部眉山市东坡区彭寿街41号028--381778571589273728511四川普惠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仁寿营业部仁寿县文林镇仁寿大道二段158(中央公园)5栋028-36668669028-36668669眉山市保险行业协会眉山市东坡区三苏大道东段168号(华地恒通广场)A栋901室028-38032519
2021-03-17
生 命 的 春 花
报纸
□王继颖《尚书·大传》有言:“春,出也,万物之出也。”“出”是春天最富生命力的动词,万象出新,勃发之态,皆如春花露出笑颜。出巢的鸟儿,是早春最灵动的花朵。泥土刚变得松软,枝干才开始膨胀,灵慧的鸟儿就已感知暗涌的春意。鸟儿们呼朋引伴,在天空劲舞,在树梢蹦跳,在田野散步,在天地间欣欣然绽放。有时视野中不见一只鸟,耳畔却充盈着“吱吱”“叽叽”“喳喳”的欢快旋律。婉转的唱和声里,养眼的春色潮水般涌出。嫩草钻出大地,新叶探出枝丫,淡绿舒展,都有花的姿容。北方的小城,柳枝最早在鹅黄中拌入天蓝,摇出浅绿。大道小街,若两旁植柳,便有千千万万枝柔嫩的绿花,在风中飘溢生机。花蕾从枝干或叶芽间爆出,色、形各异。玉兰枝擎出一支支饱满的白笔尖、紫笔尖,杏树干挤出一粒粒圆溜溜的粉珍珠,海棠叶举出一簇簇鲜艳的红火炬……亿万花蕾次第开口,轻吟默诵出一场场明媚的花事。诗歌的意象,花最具张力;散文的线索,花最能传神。生意盎然的繁花,让春天的佳作浩如烟海,成就了数不清的诗词和散文名家。回顾中国的诗文史,春天气质最出众的大家,当属爱花的苏轼。仲春百花中,桃花娇艳、润泽、丰腴,雅俗共赏,深得苏轼钟爱。他笔下与桃花有关的诗词,不下二三十首。1073年二月,在杭州任通判的苏轼,雨后出巡,晴云出岫,新阳挂于树梢,一道清溪边绿柳轻摇。矮竹篱旁,鲜花盛开的野生桃树,对着视察途中的苏轼点头含笑。他作一首律诗,绘出这山村秀丽的春光,憧憬农人“煮芹烧笋”忙春耕的乐事。一句“野桃含笑竹篱短”,寄托了置身自然的自在欢喜。1076年初春,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天气犹冷,尚有冰雪,春意浅淡。夜虽寒长,厚被子却有些热了,报时的钟鼓声也清脆圆润起来。他病愈初起,眺望窗外,朝阳被山遮去半边脸,远处的楼阁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他想象人们计划踏青的郊外,“小桃杏,应已争先”。争相开放的桃花杏花,必将点燃繁花似锦的春天。尽管身心慵懒,暂时无意出游,一缕喜悦还是温柔地入怀。1099年立春,屡被贬官的苏轼被贬到海南岛儋州已近两年。63岁的他,生命开始倒计时。在他生活的宋朝,海南岛蛮荒僻远,瘴疠流行,放逐至此,据说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回味着前人借荒凉景象抒发飘零感伤的诗篇,苏轼为海南唱出第一首春天的赞歌——海上吹来的春风无限,岛上生长的春光无限,春神助力,“染得桃红似肉红”。畅饮后的苏轼迎风感慨,这里不是海角天涯,春风卷起的洁白杨花,酷似北方的雪花。词中红白映衬的妖娆儋州,如他流落过的许多地方一样,被随遇而安、生性旷达的苏轼,当作了第二故乡。“竹外桃花三两枝”“水面桃花弄春脸”“小白桃花半吞吐”“东风吹老碧桃花”……宦海沉浮,几十年辗转,尽尝艰难病苦,诗词中的桃花,映衬出苏轼逆境中的韧性与才情,豪迈与奋发。苏轼65年的人生,在史册里开出一树不老的桃花。海量的诗词、书画、散文等作品,以苏堤为代表的累累政绩,以东坡肉为代表的系列美食,是他生命树上结出的丰硕桃子。这些营养了代代后人的果实,至今不减甜润的滋味,就如开在春风里的桃花,穿越千年,依然明艳可人。放眼海外文坛,前苏联散文家普里什文,对大自然一往情深,用生命的大部分光阴在自然中行走,“倾听鸟兽之语,与树木对话,闻草虫之音”。童年窗外金色的蒲公英,各种不知名的春日野花,都是他生命中的天使。散文《林中小溪》里,他沿一条小溪前行,沿着一条春花的线索,从开春走到了春光最盛时。“水惹动着新结的黄色花蕾”,“开花的只有草莓、白头翁和报春花”,“这水中蹿出了第一朵小黄花”,“原是大地上最后一名的我,最先进入了百花争艳的世界”。春日自然的花园里,他用全身心的珍爱,摇曳出一朵魅力不朽的野花。数不尽春天那些生命的花。一朵朵春花,铺展出自然的蓬勃,映衬出人世的喜乐、旷达、热爱、珍惜……一朵希望的春花,盛得下所有美好的情愫,可以是生命绽放的全部。
王继颖
2020-05-14
三代人杰耀丹棱
报纸
唐瞻画作。唐庚画像。【核心提示】丹棱“三唐”唐淹、唐庚、唐文若,父、子、孙三人,颇具影响力,是继眉山“三苏”之后出现的家族人才群体:唐淹自强不息,是北宋著名的经学大师,一生授业累数百人,被学生尊为“鲁国先生”;唐庚文采风流,又曾贬惠州,当时有“小东坡”之称;唐文若亦是才华横溢,拥有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还乐于为老百姓做实事。可以说,丹棱“三唐”个个都非常优秀,更难能可贵的是,从所能找到的史料来看,唐淹一家杰出的并不是“三唐”,其他家庭成员亦是非常优秀,唐淹的妻子史夫人和苏洵的妻子程夫人同列北宋“三大夫人”。唐淹和史夫人拥有幸福的家庭,他们一起养育的孩子自然是个个非凡。本期,就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丹棱“三唐”,一起去探究他们幸福的一家、杰出的一家。丹棱“三唐”之唐淹、唐文若唐淹是“小东坡”唐庚的父亲,他是北宋著名的经学大师,他一生授业累数百人,被学生尊为“鲁国先生”。唐淹的故事颇具传奇性,他6岁丧父,他从小仰慕刘歆、郑玄的学问,苦读经书。他的经学造诣在宋仁宗嘉祐、宋英宗治平年间有盛名,当时,学经者纷纷投其门下,推为一代宗师。唐淹学博而不杂,但应试屡不中,龙图阁直学士陆诜欣赏他的才华,把他推荐给了朝廷,竟然没有得到重用,于是唐淹谢绝功名,闭门谢客认真著书,写就了《五经彻旨》三十卷、《春秋讲义》三十卷、《辨三传》七卷等。唐淹为人非常和气,不争强逞能,又乐于助人好施舍。难能可贵的是,唐淹每次施舍都很自然,没有丝毫的勉强,饥寒的人相求,能用碗中的食物、身上的衣服来赠予他们;贫困的人求助于他,能卖衣鬻履相赠而面无难色。因为如此唐淹深得乡人尊敬,死后,远近乡亲无不扼腕流泪。而唐庚的儿子唐文若亦是非常杰出的人才,他的才华在少年时就已经显露,唐庚还特地在《文苑传》介绍了他的才气:“文若少英迈不群,为文豪健。唐文若的才华横溢,但为官之路却和唐庚一样充满了艰辛,他历任洋州、遂宁通判、光禄丞、秘书郎等职务,也还因言获罪,遭受贬谪,但无论是在何处,他都始终将老百姓放在心中,为老百姓做实事。绍兴五年,唐文若进士及第,任潼川府教授,给事中勾涛欣赏唐文若的才能,向高宗举荐,高宗在行宫召见他。这次难得的机会,唐文若没有极力展现自己的才华,以求上升的机会,而是给宋高宗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汉高慢士,四皓去之,而西都少廉耻之人;光武礼贤,严光友之,而东都多节义之士。”唐文若
2016-08-21
到底了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