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高级检索
搜索
登录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与
或
非
关键词
标题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用户中心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遗址遗迹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返回
学术论文
搜索
搜索
高级检索
搜索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首页
学术论文
分类浏览
分类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发表时间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作者机构
"2009·学术前沿论丛"编委会
"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委会
"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台湾)中台科技大学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日本)大東文化大學
(韩国)大邱Cahtolic大学校
100191 北京,卫生部医学科研管理研究所
200235,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2年国际住房与规划联合会第46届世界大会组委会
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组织委员会
2010国际数字科技博物馆论坛秘书处
2018’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发展暨倪绍祥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2021动物致伤防治高峰论坛组委会
256200 山东省邹平县醴泉七路 教育中心(农业局)
Baylor University 美国贝勒大学
Brandeis University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Sinographic Texts and Culture Nanjing University
K.U.Leuven
Kenyon College
Kong Ju Universit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
Philosophy Department,Peking University
Rowan University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SOAS) London
找到15765条数据
你的多余 我的需要
报纸
活动现场。本报讯(罗小华记者黄馨月殷勇文/图)5月20日上午,一场名为“红领巾跳蚤市场”的义卖活动在东坡区三苏路小学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义卖活动异常火爆。沿学校操场均匀地分布着近30个摊位,每个摊位都有一个响亮的店名,有自己设计的标语和广告词,各式各样的“货物”有序地摆放在“柜台”上。头戴标识的店长、库管员、销售员、收银员、记账员、宣传员、保洁员等,在各自的岗位上忙个不停。小顾客排起长长的队伍,急切地盼望着能买到自己喜欢的物品;有的同学邀请了爸爸妈妈和自己一起来购货。现场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义卖活动异常火爆。二年级一班的学生刘畅畅说:“我平时不用的玩具卖了15元,又花9元买了三本我喜欢的课外书。”一年级六班的一名家长说:“东西种类太多了,都挑花了眼,我的孩子花了36元买了他喜欢的书籍和手工艺品,孩子们太开心了!”四年级二班一“售货员”说:“我收获的不仅是劳动的快乐,我还知道了劳动的艰辛。”据悉,这次出售的商品全是学生自己的旧文具、旧玩具、旧书籍、旧饰品以及自己的手工作品和书画作品。活动进行了近两个小时。少先队辅导员李艳介绍说,此次义卖活动销售收入为7500多元,这些钱大部分将用于帮扶学校的贫困学生。据了解,“红领巾跳蚤市场”是在市、区精神文明办公室指导下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本着“你的多余,我的需要”的思想,推广“低碳、环保、绿色”的生活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理财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力。通过捐赠活动,培植学生关爱弱势群体,救助贫困人群的优秀品质。
2016-05-23
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7月22日迎来首演
报纸
本报讯(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罗端)7月14日,记者从市委宣传部获悉,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共眉山市委宣传部共同出品,眉山市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将于7月22日-23日在上海文化广场首演,这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弘扬三苏文化东坡文化的重要举措。苏东坡是中国文化的丰碑符号,极具国际影响力。作为中国文人风骨的重要代表,苏东坡的乐观与旷达、积极与生动、深情与热爱,构建着当今中国人的品性,是中国人最喜爱的文人之一。三苏从眉山走出,眉山孕育了三苏。千百年来,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古迹,“东坡”二字已然融入了眉山人的骨血。早在2021年10月,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受我市邀请进行创作前期的采风调研,特邀新华社北京分社、新华网在剧目宣传及海外推广等方面予以支持。眉山因“东坡”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结缘,商定共同出品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作品历时两年多精心准备,即将与广大观众见面。如何刻画出这位伟大人物,体现出苏东坡的优秀品格?如何助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品走向世界?当诗书画音与舞蹈综合同台,又将呈现出一场怎样的文化视听奇景?《诗忆东坡》是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对标国际市场和国际审美的创新探索,助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登上国际重要舞台,推动国际文化传播交流。作为一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国际性的中国舞台艺术作品,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将以全新、全面的手段打造一个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高峰时代伟大人物的艺术呈现;以现代艺术的诗意表达,在“意”与“境”之间,写意的找寻当代人与东坡最准确的精神契合点:生动积极与充满深爱,从人间悲欢到乐观旷达,彰显一往情深之动人品质。同时,将现代舞蹈开创性融合诗词、国画、书法、篆刻、古琴、戏曲、武术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音、舞、诗、画的综合视听体验,深度提炼中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精粹,以中国传统写意的手法回溯千年,与东坡这位“异代知己”达成对话。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是新一次促进跨界融合、践行创新传播的生动实践,是央地合作的新篇章。《诗忆东坡》集结了国家文艺院团、地方政府、基层院团和中央媒体的国内外顶级文化资源合作,沿革模式经验,发挥各自优势,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IP转化的新机制。该剧汇聚了国内外顶尖艺术家团队:特邀国际著名编导、舞蹈家、画家与视觉艺术家沈伟先生担任总导演、编舞、编剧、视觉总监、舞美设计、服装设计、造型设计,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一级编剧、电视剧“飞天奖”评委郭长虹共同编剧,由国际著名旅法华人作曲家、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担任音乐总监,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残奥会闭幕式灯光设计萧丽河担任灯光设计,由中国书法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涛担任书法篆刻设计。一首向古而作的现代诗,一场多种文化融汇的视听盛宴,一次顶级团队的创新实践。俯察诗情,仰忆东坡。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以极致审美体验、创新探索之作,致敬苏东坡这位拥有至高成就的艺术巨匠,描摹这位救世为民、一往情深、旷达乐观的中国人,唤醒你我潜藏于心的力量。
罗端
2023-07-15
苏轼:在广东,卸下一身繁华
报纸
焦宛清苏轼那句无人不知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尽了杭州西湖的美。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岭南的广东惠州也有一座西湖,苏轼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旷达而孤独的岁月。那是绍圣元年(1094年),贬谪惠州的消息传来时,苏东坡心里想的是十五年前相同的命运。只是这次流放得更远了,也把他的政治生涯给永远“流产”掉了。他默默地祈祷上苍,希望自己不会像柳宗元一样老死贬所,而是如韩愈一样尽快北归。但苏轼不会知道,这纯粹是他痴人说梦。苏轼生活的宋代,不杀文官,却形成一种奇特的“贬官文化”。年近六十,千里迢迢,苏轼昏花的眼里看不到前程的希望。岭南与中原恍如隔绝,他意识到奸人们险恶的用心,目的就是要让他葬身他乡。途经曲江的南华寺,唐代高僧六祖慧能曾在这里弘扬禅教,这座寺庙今天还坐落在韶关一隅。当年苏轼伫立庙前,不觉泪如雨下,念人生之虚幻,悲身世之坎坷,他幡然醒悟,写下《南华寺》(节选):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练。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遣。超然物外的佛禅思想,那一刻深深地吸引住了苏轼。他觉得自己本就是佛门修行之人,只因为一念之间动了凡心,才招来这一世的灾患。苏轼的心境开始变化。然而,生活还得继续,就像绵延的大庾岭望不到尽头。苏轼的诗文冠绝天下,每游一地,文人官吏就慕名上门拜访,好不热闹。他那乐天达观的个性也是出了名的,他一直试图劝自己抛开功名与烦恼,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们虽然不明白朝廷为什么要放逐敬爱的苏学士,但知道他的爱好。他爱山水,清远飞来峡、广州白云山、惠州罗浮山和西湖,他都游历了。他也爱百姓、街市和荔枝。从太守到百姓,一有机会都用荔枝和美酒招待他。苏轼是情绪敏感的诗人,又是坚强的漂泊者。空间的隔绝,并未隔绝掉苏轼与人世的羁绊。自古读书人,不少信奉孟子那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是这不适用于苏轼,他大概永远无法做到不问苍生而“独善其身”。这次远贬惠州,苏轼不再是大权在握的官长,而是“不得签书公事”的罪人,也就是说,他无权过问官府对地方的治理。十多年前贬居黄州时不也这般窘境?那时候,他带领全家忙着“农家乐”,觉得自己前生大概是像陶渊明先生一样“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了修建惠州西湖上的两座桥,他费心费力,虽手头拮据,但也将朝服上的犀带脱下来捐赠出去,最后也促成这项有益百姓的事业。他没有因贬谪而捆住手脚,依旧心系黎民。林语堂盛赞苏轼卓尔不群的人格、那绝非充斥在每个现代人头脑里的利益思维。一个人,让人们羡慕,可以靠事业的辉煌;但要被敬佩,凭的是人格。仰慕苏轼的还有一个女人——爱妾王朝云。王朝云表示不远千里也要随苏轼南贬,她深深了解苏轼,了解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格,她爱着他那虔诚的灵魂。苏轼写过一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据说,王朝云演唱这首词时一边唱着,一边泪光闪闪,苏轼忙问这是为何,朝云说:“奴所不能歌者,惟‘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二句。”不正是这二句,道尽人生这一幕幕繁华渐渐落尽的戏?人们向往相聚和热闹;但是热闹不会长久,总会坠入离散。因此为了避免孤独,又积极投身于制造热闹或寻找热闹。贬居岭南,告别中原亲友,于苏轼即为一次孤独;绍圣三年(1096),爱人兼红颜知己王朝云仙逝,苏轼又陷入更深的孤独。王朝云死后,苏轼终身不再听《蝶恋花》。王朝云去世第二年,绍圣四年的春风从海上吹来,苏轼又接诏令,再贬海南儋州。他还要继续流离辗转,还在靠不屈的人格对抗一切,只是功名之心已随南海的水沉入深渊。(作者单位:广东电网佛山高明供电局)
孙艺璇
2021-01-12
退休老人陆明德费时5年搜集资料,自费出版两本各4万多字的专集
报纸
晨报热线85800100消息(记者张景良)家住苏堤小区的退休老人陆明德,费时五年搜集资料,自费出版了两本各4万多字的《苏轼在徐州诗文集》和《云龙山水诗画集》。这两本展示苏轼和云龙山水风景的专集,还伴以描写徐州山水风景的诗词曲赋,图文并茂。从军多年做宣传工作陆明德老人今年70岁,从军20年,1982年转业到徐州检察机关工作。陆明德从军多年做宣传工作。当兵前3年,他任板报主编,每天出一期黑板报,极少间断。内容多是诗歌短讯,抒发革命豪情,描写教育训练,还有好人好事。“这段诗缘,为我这两本诗画集埋下了种子,这种子埋得太深太久了,直到本人就读徐州老年大学诗词班,钻研格律诗词,方才生出芽来。”陆明德称,四五年前,他萌生了要编纂一本关于苏轼在徐州的书。据陆明德介绍,公元1077年4月,苏轼自山东密州转任徐州知州,在徐任职虽然只有两年,但他在职政绩赫然,对古彭的山水人事进行描述,留下了330多篇诗词文章。搜集素材1000多万字为了全面展示苏轼在徐州的行迹和政绩,陆明德和朋友徐立业两人先后用一年多时间,骑自行车东到乔家湖、西贺村,北到铜山县茅村、利国,西到楚王山、拔剑泉,南到萧县白土镇、铜山县吕梁山。东西南北,远近大小,总计100多处,行程数千公里,累计积累三盒摄像DV磁带,时长150分钟,拍摄数码照片5000余张搜集文史素材1000多万字。《苏轼在徐州图文集》很详实经过一年多的编辑,在2009年4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苏轼在徐州图文集》。书中录入了340余幅徐州有关苏轼的景点图片,录入苏轼和苏辙诗文70篇,录入苏轼在徐州期间的书法22帖,其他苏轼精品书法7帖。该书以图为主,配以诗词文赋介绍,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是我国苏轼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为了便于读者研究解读苏轼的书法作品,陆明德还对绝大部分作品,用现代汉语作了注释。并采用以类编目的方法,根据苏轼在徐州的行迹和政绩,将其分为9章。具体记录了这些景点的方向和位置。出版《云龙山水诗画集》其实在2008年底,陆明德还萌生编纂一本关于徐州云龙山水图文专著的想法。用两年时间,他自己再次骑车跑遍了泉山区各个云龙山水的景点,搜集材料,拍摄图片,回家创作诗词。据陆明德介绍,他几乎每天都要骑车二三十公里,3年行程两万多公里。2011年底,《云龙山水诗文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共刊登云龙景区风光图片398幅,收录诗词曲赋290篇,其中引用古代名人和当代诗家作品103篇,陆明德自写187篇。陆明德称,书中398幅图片,是从一万余幅图片中筛选而来。正像陆明德自作诗中所写:“无限风光任我收,云龙山水比杭州,诗情画意陶人醉,醉去人间多少忧。”陆老告诉记者:“夕阳晚霞,丹心一片。我热爱彭城故土,钟情云水龙山,希望云龙胜景的巨变给大家带来欣赏之美。”记者任中华摄线索提供者渐先生获奖30元
2012-02-27
苏轼在惠州期间交游圈超过百人
报纸
惠州西湖边的苏轼雕像。王锭铨摄东坡寓惠不足三年,就筹建房屋,准备在此定居。除奇异的惠州山水、丰腴的惠州物产,亲切的惠州士人和民众也是吸引他留下的一大因素。专家介绍,东坡寓惠千日间,与他直接交往的惠州人物不下百名。在东坡的心中,他们亦师亦友,极富人情味。“苏辙说东坡在惠州‘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东坡也说自己在惠州‘杖履所及,鸡犬皆相识’。”广东省惠州市岭东文史研究所所长吴定球介绍,东坡好交游,根据他的诗文记载,与他有直接交往的惠州人物不下百名:惠州知州詹范、方子容对他多方照拂;林行婆允他赊酒;翟逢亨秀才常与他对饮……“在东坡处境最为艰难、生活最为困顿的时候,他们都慨然给予同情和帮助。”“东坡在惠州所办的好事实事,也大都有惠州朋友的热情参与。”吴定球说,西新桥的助筑缘于栖禅寺僧人希固身体力行,东新桥的募建始于冲虚观道士邓守安奔走呼吁,香积寺水碓磨的修筑得由县令林抃实施。种种善行,都离不开当地吏民的支持帮助,都是东坡交游活动的有机组成和直接成果。“当时,东坡以其北宋文坛领袖的崇高声望和卓绝才华,吸引了大批地方官员、儒生、隐者、僧道从四方聚集鹅城,营造出一种富于人文情韵的社交氛围。”有文人,就有诗酒之会。据介绍,当时以东坡为核心人物的小型文化交游活动先后有过多宗。绍圣三年重阳,东坡与新旧两任知州詹范、方子容及其群僚,携酒食登白鹤峰作“龙山”之会,“壶歌雅奏,缓带轻帢”,这是见诸文字记载的惠州最早一次文酒之会。“以苏轼谪居惠州为缘起,惠州和江浙、峨眉及粤北高僧大德有了前所未有的频密交流。”吴定球说,他们有的因东坡而亲至鹅城,更多是书信往来,“这深刻影响着惠州文教发展,产生于交游活动的大量诗文书信,也大大丰富了东坡寓惠文化的内涵。”
2021-02-07
长城华西银行眉山分行 强化廉政教育 守住廉洁底线
报纸
本报讯(言凡)7月19日,长城华西银行眉山分行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在四川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三苏祠开展“强化廉政教育守住廉洁底线”主题党日活动。活动中,党员们参观了苏轼廉政佳句石刻和诗句箴言,聆听了三苏廉政文化讲解,学习三苏父子廉洁奉公、勤政爱民、清正廉洁事迹,深刻感受到三苏浓厚的“非我所有,一毫莫取”的文化内涵。参观学习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三苏父子勤政为民、廉政惠民的廉政思想,牢记三苏“读书用世、忠孝仁爱、清正廉洁”家风精髓,积极弘扬三苏文化、传承三苏家风,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廉洁自律,切实做好本职工作。
2021-07-27
昌邑作家姚凤霄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报纸
□记者都镇强通讯员王鲁兵王文君报道本报昌邑讯近日,中国散文学会第八届冰心散文奖在“三苏”故里四川省眉山市揭晓并举行颁奖典礼。昌邑市作协主席姚凤霄创作的《乘一叶慈悲越界来》获散文单篇奖。她是潍坊市首位获得冰心散文奖的作家。冰心散文奖是一项具有权威的全国性的散文大奖,于2000年设立,与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类)、鲁迅文学奖(中、短篇小说)并列为我国文学界的三大奖项,代表了中国散文最高水准。迄今为止已有铁凝、贾平凹、迟子建等作家获此殊荣。姚凤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昌邑作家协会主席。著有长篇小说《泅渡》、散文集《幸福启航》《潍河长歌》《凯风自南》等。
2018-07-27
苏轼铭砚教子
报纸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长子苏迈被朝廷任命为饶州德兴县尉。分别之际,苏轼将一方石砚赠予苏迈,并于砚底以遒劲楷书铭诗一首:“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迈砚铭》)期望他不忘初心,善始善终,做一个利国利民的好官。此诗共四句,句句有真义。 对于苏迈这样初入仕途的年轻官员,若想有一番作为,以上报国家,下安黎民,没有过硬的内功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苏轼希望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圣贤之道为方向和标杆尤为重要。“进道”的意志越坚定,毅力越顽强,达到如饥似渴的程度,圣贤就越接近你,从而厚德载物,海纳百川。 哲人有言,艺无止境,学海无涯。只有一意精进,锲而不舍,以势如破竹的气概,才能突飞猛进,产生石破天惊之效果。苏轼希望苏迈通过自警自励,锐意进取,达到“日日新,又日新”的境界。 苏轼以诗铭砚,用心可谓良苦。苏迈只要动笔,必先问砚,就会记起父亲的勉励与期望。苏迈没有让他的父亲失望,他公而为民,政绩卓著,两袖清风,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戴,时人自发地建造苏堂纪念他。《德兴县志》这样记载苏迈:“文学优赡,政事精敏,鞭朴不得已而加之,民不忍欺,后人仰之。”苏轼也不无欣慰地对友人说:“长子迈作吏,颇有父风。” 后来,苏迈辞去官职,担负起照顾一家老小生活的重担。看着儿子渐渐多起来的白发,苏轼心疼不已。在离开惠州前往海南之际,苏轼再次以文训子,殷切希望苏迈由年轻时的头角峥嵘慢慢归于云淡风轻、宁静平和。淡泊可以明志,宁静可以致远。只有真正做到“慎言语,节饮食,晏寝早起”,以淡泊之心,对待世上纷争之事,才能达到静以修身的境界。 教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其形式之繁数不胜数,经典之作浩如烟海,但主旨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向善、向上。苏轼以砚教子,虽只区区二十八字,其所包含的内容却很深广,字里行间,涌动的都是正能量和人间至真、至纯、至美的骨肉亲情。那出自肺腑的真诚,令每一个读者深深感动。以此教子,何事不成?以此铭世,必泽及后人。 前不久,一部“三苏”家训家风专题片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展播,该片全面挖掘“三苏”家族人物、家训家风等内容,从“读书正业、孝慈仁爱、非义不取、为政清廉”四个方面详解了“三苏”家风的精髓,让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众所周知,“三苏”指的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皆为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在文学上造诣颇深,虽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称“凝练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颍滨”,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而且三人的立身操守都是光明磊落、清廉正直、循理无私,关心国家命运,同情民间疾苦。苏氏父子三人为文、为人、为政,历来为后人所推崇。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成就?与其家族世代相传的优良家训家风是密不可分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苏门家风”渐渐超越一宗一脉的意义,赢得了国人的口碑,流传至今。 苏轼、苏辙在文学上的成就固然有个人天赋的因素,但苏洵的教育方法也起了重要作用。“苏门家风”的第一要旨是“读书正业”。苏轼、苏辙两兄弟幼时顽劣,让苏洵头痛不已。后来,苏洵想出一条妙计:当儿子在玩闹时,他就躲在一个他们看得见的角落里看书,并装出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两兄弟好奇,便跑过去看,苏洵故意慌慌张张地把书藏起来。于是,兄弟俩想方设法地偷父亲的书看,并在书里找“好玩”的东西。而苏洵让儿子“发现”的书,其内容是具有一定趣味性的,久而久之,苏轼和苏辙都迷上了读书。苏洵挖渠引流、顺势而为,不强迫,不说教,稳稳当当地把孩子们引进了文学的殿堂,造就了文化史上的奇迹。 “孝慈仁爱”家风的形成,离不开女性家庭成员发挥积极作用。苏洵年轻时喜欢外出游历,二十多岁才发奋读书,大器晚成,他的这种转变与其夫人程氏的善诱和鼓励是分不开的。程夫人曾对苏洵说:“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并且说到做到,让苏洵专心读书治学。有一次,程氏读东汉反贪名臣范滂传记,很有感慨。时年十岁的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能答应我这样做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所以司马光在为程夫人撰写的墓志铭中由衷地赞美说:“妇人柔顺足以睦其族,智能足以齐其家”,并进一步指出,程夫人不仅以其辛劳贤德和智慧成就其夫,还成就其子,从而得出“兴衰无不本于闺门”的结论。 当然,人们对“三苏”的仰慕不仅因为他们的文学才华,更因为他们高洁的品格,而这与“非义不取、为政清廉”的家风熏陶是分不开的。当年,苏家故宅中曾挖出一个瓮,众人纷纷猜测里面可能装有金银珠宝。而程夫人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命人用土将坑填好,告诉大家那东西是前人埋下的,不属于苏家,谁也不准去挖取。 这件事给了苏轼人生观重要的启示,后来他在《前赤壁赋》中写道:“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不仅是苏氏家族廉洁的传统,亦是苏轼从政为官言行一致、为国为民敢于担当的底气所在。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在家风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今天,我们要善于从前辈的教诲中学会做人做事,从“苏门家风”等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与时俱进,培育健康向上的家风,以此营造和睦幸福的家庭,并使自己的人生行稳致远。
方山樵 马军
2018-02-15
央视“小春晚”眉山录制 尽显东坡家乡年味
报纸
“小春晚”录制现场,红色舞台搭配了竹、泡菜坛等眉山元素。本报记者张忠苹摄本报讯(记者李幸)1月10日,有着央视“小春晚”之称的央视《我们的中国梦——2019东西南北贺新春》眉山分会场节目在三苏祠启贤广场进行了录制。据悉,该节目将于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晚上7点半,在央视三套播出,随后央视各频道也将于春节期间多次滚动播出。在启贤广场上冒着严寒排练了多日的喜庆节目依次登台亮相。开场舞《美丽中国年》,青神竹龙与彭山草龙舞动,栩栩如生;四个会场联袂呈现的歌舞《加油干》活力十足,给人满满正能量。现场录制中,张也、阎维文、薛之谦、黄圣依、王铮亮等的精彩表演,更是掀起层层高潮。此次节目录制不仅展示了四川元素,在舞台设计和布景上更是充分展现了东坡文化,充满了眉山元素和东坡味道。现场导演组介绍,眉山分会场将通过不同的艺术方式,诉说眉山历史、文化、生态、美食等。在舞台设计上,灯笼红绸装点的红色舞台搭配了竹、泡菜坛等眉山元素,主舞台还用竹编编制出高8.8米的巨大“春”字;以典雅诗意的三苏祠为背景,精彩的节目与民俗文化演出让眉州古城沉浸在欢乐之中。东坡宋城灯笼红绸高挂,火红热烈,一派节日气息。在观众席,近百桌“坝坝宴”十分醒目,桌子上摆满东坡肘子、东坡鱼、洪雅钵钵鸡、丹棱冻粑、仁寿芝麻糕等东坡味道,让人口水直流。
2019-02-02
全国人大调研组来眉调研文化遗产工作
报纸
本报讯(记者陈燕利)昨(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志今带领全国人大调研组莅临我市,就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转换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十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爱玲、副市长肖忠良陪同调研。在彭山区江口沉银考古发掘现场,调研组一行听取了工作人员对发掘文物的讲解,以及关于发掘工作的进展情况汇报。在三苏祠内,调研组一行兴致盎然地了解了“三苏”父子的生平事迹,感受三苏祠深厚的文化底蕴,并详细了解了三苏祠内文物保护和利用情况。在青神国际竹编艺术博览馆,调研组饶有兴趣地参观了馆内上千种竹编艺术精品,并对青神竹编精湛的技术赞不绝口……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做法和努力给调研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我市就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要求,以东坡文化为特色,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入度显著提高。调研组认为,眉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坚持政策支持和法制保障双管齐下,发掘研究与合理利用两轮驱动,在推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眉山实际、具有眉山特色的新路子。同时也希望眉山对实践中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总结、提炼,探索创新性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开创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新局面。
2018-04-18
到底了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