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高级检索
搜索
登录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与
或
非
关键词
标题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用户中心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遗址遗迹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返回
学术论文
搜索
搜索
高级检索
搜索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首页
学术论文
分类浏览
分类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发表时间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作者机构
"2009·学术前沿论丛"编委会
"2012北京文化论坛——首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委会
"国立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新疆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台湾)中台科技大学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日本)大東文化大學
(韩国)大邱Cahtolic大学校
100191 北京,卫生部医学科研管理研究所
200235,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2002年国际住房与规划联合会第46届世界大会组委会
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组织委员会
2010国际数字科技博物馆论坛秘书处
2018’中国土地资源科学创新与发展暨倪绍祥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
2021动物致伤防治高峰论坛组委会
256200 山东省邹平县醴泉七路 教育中心(农业局)
Baylor University 美国贝勒大学
Brandeis University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and Philosophy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Sinographic Texts and Culture Nanjing University
K.U.Leuven
Kenyon College
Kong Ju University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
Philosophy Department,Peking University
Rowan University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SOAS) London
找到7806条数据
毛泽东对孔子思想的吸取和发挥
会议论文
孔夫子与毛泽东,中国古今伟大“圣人”。他们之间有何关联,论者众说纷纭。毛泽东对孔夫子的态度与评价因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甚为复杂。总起来看,毛泽东对孔子取历史主义态度,充分肯定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他在批评孔子消极思想的同时,注意吸取孔子思想中有价的因素,用以丰富自己思想。毛泽东从孔子及儒家思想中吸取和发挥的主要内容有: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精神;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德治思想和人生修养论;中庸思想;教育思想;大同理想。
许全兴
2004-10-01
李民《李白新论》序
会议论文
<正>二十世纪是李白研究取得辉煌成就的时代。这不仅表现在出版的李白研究论著、编注有上百种,发表的论文数以千计,而且研究的人包括专业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人员以及业余的作者也数以百计。早在二十年代,就有人提出李白出生地在西域碎叶的意见;三十年代,陈寅恪先生发表《李太白氏族之疑问》,提出李白先世为西域胡人;胡怀琛又认为李白是突厥化的中国人;五十年代,林庚先生提出李白诗歌是盛唐气象的代表,詹鍈先生则将李白的大部分
郁贤皓
1998-10-01
杜甫府试下第试说
会议论文
<正> 自宋至今,各种提到杜甫生平的文字,大抵都认为杜甫在23岁到26岁,即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至二十五年(737)之间曾经获得解送而参加吏部由考功员外郎主持的进士试,结果落第;唐代进士试分三个阶段进行:县试、州、府试和初由吏部继
邝健行
1994-11-01
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与政治文明建设
会议论文
<正>人们常说中国传统的政治是伦理政治,这种提法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伦理道德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众所周知,儒家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他们是将人的伦理道德修养的提高与社会政治的改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将伦理道德运用于政治,将道德教化作为政治的基本方法,这是儒家学派最鲜明的特征。
李奥烈
2000-11-01
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善”的比较及当代启示
会议论文
善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范畴,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孟子与亚里士多德关于善的思想各有千秋,通过对二者关于善的形成背景、思想内涵、善治观的比较,剖析两位古贤对构建天下至善的伦理方案,从而揭示其蕴含的修身向善,达诚奉真,为政以仁,执政以公的当代蕴理,以促进社会和谐。
茆帝
2022-11-01
功成与身退的艰难选择——李白“并庄屈以为心”再解读
会议论文
<正>清人龚自珍在《最录李白集》中评论李白诗歌时曾说:"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屈原的参与精神与庄子的避世态度诗人用"功成身退"统一起来,形成自己对庄屈思想和艺术兼收并蓄的独特诗歌风格,这诚然是学术界的共识。庄子是出世的,屈原是人世的,所以"不可以并";庄子追求逍遥自由,屈原追求
康怀远
2012-09-01
从情意模式角度看李白绝句的成就
会议论文
<正>李白的绝句在历史上曾受到极高的推崇。举例来说,明初高(?)的《唐诗品汇》在五绝方面就以李白、王维、崔国辅、孟浩然等四人为有唐一代“正宗”,而以李、王二人为其中之翘楚;在七绝方面更直以李白为唐代之最,而与王昌龄并称“正宗”。清人沈德潜的《唐诗别裁》也给了李白绝句差不多同样的评价。近年刘拜山、富寿荪二人合力选注唐人绝句佳作成为《唐人绝句评注》一书。书中虽未如高、沈二氏那样论列各诗人在绝句方面的成就,但在所选六百十六首作品中,共包括了李白作品四十首,份量居全书各家之冠;由此看来,其对李白绝句之肯定在程度上应该不逊于高、沈二人。只是,前人虽多激赏李白绝句,对李白绝句的主要成就则似未曾深论过。本文的目的即在多多少少弥补这个缺憾。
施逢雨
1993-04-01
“李白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会议论文
<正>2015年10月15日至16日,"李白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首都比什凯克(Bishkek)隆重召开。吉尔吉斯斯坦既是中国唐代诗人李白出生地碎叶城的所在国,又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中心地段,在这里举行以"李白"和"丝绸之路"为主题的会议,因此而显得意义特殊。本次研讨会由新疆师范大学和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主办,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吉中系、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国李白研究会共同承办。来自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各高校与科研机构的40余位代表共襄盛会。
吴华峰;周珊
2016-06-01
论庄子“性不可易,命不可变”的思想
会议论文
庄子《天运》中的“性不可易,命不可变”的思想,在庄学史上常遭人误解.“性不可易”常使庄子被误解为“本性不可变论”者.而“命不可变”,因“命”在此常被误解为“命运”,故使庄子常被误解为“宿命论”者.本文通过“性不可易,命不可变”的准确释解,表明庄子在此乃是以“互言”形式,申说人之“性命本性”不可更易之理;并提出庄子的“性不可易,命不可变”包含有实然与应然两层思想义涵.
罗祥相
2018-05-11
毛泽东和范仲淹跨越千年时空神交延安
会议论文
范仲淹除了写出广为人知的《岳阳楼记》,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也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尤其是在经略陕西时期促成《庆历和议》,当时的延州即后来的延安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在延安期间承袭了范仲淹的军事思想,并根据自己的革命实践最终带领红军取得革命战争胜利。本文结合历史史实和文献记载,分析毛泽东与范仲淹如何跨越千年时空神交延安。
刘明月;刘晓瑜
2018-11-16
到底了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