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高级检索
搜索
登录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与
或
非
关键词
标题
摘要
正文
作者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ISBN
年代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用户中心
三苏文化大数据库
首页
东坡行旅
三苏图谱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遗址遗迹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返回
高级检索
搜索
搜索
全部
作者
标题
机构
高级检索
搜索
高级检索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正文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精确
模糊
或
与
非
标题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正文
机构
出版单位
收藏单位
精确
模糊
日期范围
-
立即检索
重置条件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研究力量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分类浏览
资源类型
三苏作品
学术论文
数字图书
可移动文物
陈列展览
文化活动
影音作品
媒体宣传
古籍著作
有声图书
研究学者
关键字
眉山
纱縠行
三苏祠
苏轼
三苏祠博物馆
三苏文化
刘清泉
清正廉洁
三苏文化
学风家教
乌台诗案
三苏祠
苏辙
苏洵
苏轼
东坡大家讲
寿苏会
苏轼文物
专题配置标签A
寺
禅室
观
苏洵
苏轼
苏辙
年代
1048
1055
1056
1057
1059
1060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1066
1067
1068
1069
1070
1071
1072
1073
1074
1075
1076
1077
1078
1079
1080
1081
1082
1083
1084
1085
1086
1087
1088
1089
1090
1091
1092
1093
1094
1095
1096
1097
1098
1099
1100
1101
作者机构
万州
丰都
临安
临汝
丹阳
乐山
九江
云阳
仪征
余杭
儋州
六合
兴山
凤台
凤翔
凤阳
华阴
南京
南昌
博罗
叶县
合浦
吉安
吴江
周至
商丘
嘉兴
大余
大冶
奉新
奉节
定州
宜兴
宜城
宜宾
宜昌
宝鸡
宿州
富阳
尉氏
岐山
巫山
巴东
常州
广州
开封
当涂
彭泽
徐州
徐闻
德庆
忠县
怀远
息县
惠州
成都
扬州
扶风
无锡
星子
杭州
梧州
永修
汉阳
沙市
济南
浠水
海宁
涪陵
淮安
淮阳
清远
渑池
湖口
湖州
滑县
潍坊
灵璧
犍为
界首
益都
盱眙
眉县
眉山
秭归
章丘
胶州
芜湖
苏州
英德
荆门
蓬莱
藤县
襄城
襄阳
西安
许昌
诸城
赣州
连云
郑州
都昌
鄂城
重庆
钟祥
镇江
阜阳
阳新
韶关
高安
高邮
麻城
黄冈
找到521条数据
爱新觉罗·弘历
研究学者
(1711-1799),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乾隆皇帝南下巡游时,多次驻辇徐州,登山访古,怀念苏轼和张山人(天骥),亲笔为“黄茅冈"题字,亲笔书写苏轼《放鹤亭记》全文,墨宝传世。《徐州府志》记载乾隆皇帝咏徐州的诗歌,有三十余首,其中竟有半数以上是咏唱苏轼与张山人的。其一:彭城驻辇廑河防,咫尺云龙戏马旁。本意原非是山水,偷闲聊复访苏张。其二:疏轩眺远栖嶙峋,阶前亦立胎仙群。坡翁公案一重唱,尔时更有张山人。其三:黄茅当日使君狂,突兀犹存百尺冈。纵酒放歌且携妓,即今宁不挂弹章。其四:通守彭城闻昔年,长堤亦得号髯仙。涨波未到麦芒绿,绝胜西湖巷柳妍。特别是他读了苏轼的《九日黄楼作》之后,顿发感慨,先后以《黄楼》为题,三叠其韵,赋诗三首,每首七言二十四句,一句不少,一韵不差,实为罕见。乾隆十五年(1750)御定《御选唐宋诗醇》四十七卷,选唐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宋苏轼、陆游六家诗。其中卷三二至卷四一为苏诗。
爱新觉罗·弘历
收藏
喜欢
4957
陈衍
研究学者
(1856-1937),字叔伊,号石遗老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近代文学家。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府。二十四年,在京城撰《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同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陈衍通经史训诂之学,尤长于诗,与郑孝胥同为闽派诗的首领人物。光绪十二年在京时,与郑孝胥标榜“同光体"。他提倡“三元"之说,即“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祐",认为这是古近体诗的三个演变阶段。他自己作诗,着重学习王安石、杨万里的曲折用笔,骨力清健,与陈三立、郑孝胥、沈曾植、陈宝琛等风格都不同。他一生宣扬“同光体"成就,对近代旧诗坛发生过广泛影响。编著有《石遗室文集》《石遗室诗集》《石遗室诗集补遗》《说文举列》《朱丝词》《石遗室诗话》《石遗室论文》《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史汉文学研究法》《近代诗钞》《宋诗精华录》等。陈衍论诗,十分推崇苏轼,集中见于其《宋诗精华录》《石遗室诗话》。
陈衍
收藏
喜欢
4803
包立本
研究学者
(1972-),江苏常州人。现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著有《常州名人故居》《常州文物古迹》《苏东坡常州传说故事》(合著)、《东坡常州奇缘》(合著)等。
包立本
收藏
喜欢
4697
爱新觉罗·玄烨
研究学者
(1654-1722),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后世称呼为康熙皇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取得对三藩、明郑、准噶尔的战争胜利,驱逐沙俄侵略军,以尼布楚条约确立中国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主权,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招抚喀尔喀蒙古。康熙帝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有学者将其尊为“千古一帝"。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曾书苏轼《赤壁赋》,其石刻置于黄冈东坡赤壁酹江亭。
爱新觉罗·玄烨
收藏
喜欢
4677
蔡士英
研究学者
(?-1675),字伯彦,号魁吾。清初著名大臣,汉军正白旗人。其事迹附见于《清史稿·蔡毓荣传》及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七八、《江南通志》卷一一二、《碑传集》卷六一等。曾刊刻《东坡全集》一百一十五卷。
蔡士英
收藏
喜欢
4657
曹树铭
研究学者
(1919-),江西丰城人。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肄业,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法科毕业,英国伦敦大学政经学院国际关系研究员。曾任南洋大学中文系讲师、中国文化学院中文系教授。著有《李清照诗词文存》《李龙眠之研究》《秦玺考》《杜臆增校》《杜集丛校》《李白与杜甫交往关系之诗》,校注《苏东坡词》等。
曹树铭
收藏
喜欢
4645
蔡絛
研究学者
蔡絛别号无为子,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蔡京季子。年二十,入馆阁为侍从。政和中,官至徽猷阁待制。八年(1118),坐不受道录事勒停,后复官。宣和中,拜礼部尚书兼侍讲。五年(1123)私自搜著诗话,为言者论列,再勒停其父蔡京复相,起为龙图阁学士兼诸政事悉决于修,窃弄权柄,恣为六年,靖康元年(1126),与其父同被远传变,,流放至自州。绍兴中,死于贬所。魏评利。虽盗权怙势,但博学能文,撰著《铁围山丛谈》上自乾德,下及建炎、绍兴间事无不详备,富有文采,被誉为说部佳本。又豸《西清诗话》,多引苏轼、黄庭坚之言、诗主苏轼、黄庭坚之说。又著有《国史后补》《北征纪实》,今已佚。
蔡絛
收藏
喜欢
4636
陈瑞林
研究学者
字九香。罗田(今湖北罗田)人。少时即解声律,酷嗜作诗。久困场屋,不得已,奔走于小官。往来吴楚燕赵间,兴益豪而咏益苦。吐属和平,志意恬澹。游吴越归,益见苍老醇厚。编有《食古研斋集苏诗》。
陈瑞林
收藏
喜欢
4635
查慎行
研究学者
(1650-1727),初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海宁(今浙江海宁)人。又因苏轼《龟山》诗有“僧卧一庵初白头"句,而号初白,并名其室曰初白庵。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编修,直内廷。五十二年辞官归里,家居十年,雍正四年(1726)以弟查嗣庭讪谤案牵连被捕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受经史于黄宗羲,受诗于钱澄之,又与朱彝尊为中表兄弟,学有渊源。清初诗人多学唐,查慎行兼学唐、宋,成为清初效法宋诗最有成就的诗人。他论诗提倡空灵,主张“诗之厚在意不在辞,诗之雄在气不在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诗之淡在脱不在易;他很推崇苏轼和陆游,受苏轼影响尤深。李绮青《论国朝诗人·查初白》云:“老守眉山一瓣香,磨砻更觉玉精良。纷纷宋派矜新格,却未追寻敬业堂。"《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三《敬业堂集》提要云:“核其渊源,大抵得诸苏轼为多。观其积一生之力,补注苏诗,其得力之处可见矣。明人喜称唐诗,自国朝康熙初年窠臼渐深,往往厌而学宋,然粗直之病亦生焉。得宋人之长而不染其弊,数十年来,固当为慎行屈一指也。"赵翼《瓯北诗话》卷一O云:“梅村(吴伟业)后,欲举一家列唐诸公之后者,实难其人。惟查初白才气开展,工力纯熟",“要其功力之深,则香山、放翁后一人而已"。著有《敬业堂诗集》《周易玩辞集解》《经史正伪》。其《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苏诗辨正》《苏东坡诗评》(《查初白十二种诗评》之一)《东坡先生年研究学者表》等对苏诗研究贡献巨大。
查慎行
收藏
喜欢
4633
蔡文子
研究学者
生卒年不详,字行之。宋建安人,约1215年前后在世。曾注《三苏文选》十二卷。嘉定乙亥(1215)武夷隐吏序。宋杨士奇《东里文集》卷一O《书三苏文选后》:“《三苏文选》一册,十二卷。东莱所选,建安蔡文子为之注。皆取其论治体而便于科举之用。虽不能皆纯,而读之可以启益胸次,动荡笔端,未必无助也。"(卿三祥)
蔡文子
收藏
喜欢
4612
到底了